以上课的精神,学习人生的真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佛语的语录88句,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我们的心是一条路,叫做心路,心开,路就开,心卡死,路就卡死。我们要做一个坦坦荡荡,当下自在的人,不迷恋过去,也不奢望未来,就像搭上人生的快乐列车般,车到哪,人就到哪,人到哪,心就到哪。能有这样开阔的想法,我们的心就能永远快乐、永远自在!
2、人海茫茫,谁也不曾孤独,心地的宽厚,承接着人生所有的高低起伏,人生不是用那些自我的狭隘,挖掘生命重复的痛苦,而在于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自己的人生观,包容那些人生得失,活出人生那份难能可贵的理性,面对所有烦恼的凌厉,更应该学会坦然处之,化解消极。
3、对待烦恼的态度,也就直接构成烦恼的真实性和危害性。烦恼的本质虚幻不实,往往因为自我的执着,让烦恼对生活形成真实的冲击。既然烦恼即菩提,烦恼的真相是走向觉悟的媒介,生活不是被烦恼奴役,生活是要尊重自己的初衷,温和以对,实践超越。
4、努力才是人生的态度。如果,你正在埋怨命运不眷顾,那么请你开导你自己: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埋怨,只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努力,才是人生的态度。
5、我愿,忘记悲欢,拂去身上的浮尘。让每一处风动都有,花朵的修养。
6、在挫折面前,我们要达观一些,人生没有一帆风顺,有坦途就有坎坷,没有坎坷的路是绝路;有顺境就有曲折,没有曲折的路是回头路;有完美就有不完美,没有磨砺的成功不是完美的;有成功就有挫折,没有挫折的人生是听天由命,是颓废的养成。
7、生活是由小事所组成的,没什么大事,但小事累积起来就成了大事。一个小小的善念也许看起来没什么,但光是那个念头即是大大的福报。不要忽视小恶。火花尽管再小,都会烧掉像山一样的干草堆。不要忽视小善,以为它们没有什么用。即使是小水滴,最后都可以注满大容器。
8、无人可篡改你的人生,只是在困苦曲折中,我们要多些把握自己的勇气,敢于坚定地选择,更要大度地放弃。内心强大,不是一味的隐忍,而是在经历百转千回后,发现自己依然倔强地站立。只要灵魂不倒,谁也摧毁不了你,别为了拒绝凋零后的凄美,而惧怕盛开时的绚烂。
9、现在的生活让你踌躇不前,迷惘而不知所措吗?那就去远行吧!在外面的大世界里,会有挣扎在社会底层,为生计而日夜奔忙的人们告诉你,他们正在为自己伟大的梦想艰苦奋斗,等待着美好幸福的到来,那时,你是否会为自己的慵懒、安逸而感到惭愧?
10、静坐光阴深处,看春意渐浓,看花开满枝,看新绿摇翠,风含情,水含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采一朵白云的悠闲,携一缕柳韵的温婉,揽一份诗意入怀,静听风,枕花眠。花闲,人静,水碧,风清,禅房花木深,云水空禅心。
11、人生的路能不能走好,自身的能力是一方面,目标同样不可或缺。
12、荒野地,如果没有人下种,只能杂草丛生,绝不会长出豆苗;烂泥塘,如果没有下种,只会浊气熏天,绝不会飘出莲香。而今凡夫的口居然念出了阿弥陀佛的名,那不是阿弥陀佛在他心里种下佛种的活见证吗?他日成佛,岂非自然!
13、人能造业,也能造福;造业是迷信,造福是正信。
14、寂天菩萨说:一个人做了享福百年的梦后醒来,另一个人做了瞬间享福的梦后醒来,他们都无法重复梦中所享的福,长寿还是短命,临死时都如同这两种梦一样,生前的荣华富贵都成了泡影,就算你生前获得了许多财富,并且得以长久的享受,但当你死去时,如同被盗贼洗劫一空一样,光着身子、空着手走向来生。
15、善用世间财利益人群,获得轻安自在,才是真正属于自己。
16、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若心清净,所在之处, 皆为净土。慧藏经过了痛苦的内心斗争,才悟出了道。悟道以后仍时时警 惕习染再生,心性放纵,如同牧牛,一发现牛人草中,便猛力拉回。人的 修养也应如此,不是一朝悟道,便一劳永逸,而是要时刻警觉,防微杜 渐,才能保持修养的成果,不断进步。
17、每一次灵魂的梳理,都是一次痛苦的阵痛与挣扎。
18、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宇宙,能够和人沟通就是和宇宙沟通。人尽管只是宇宙的一滴,但这一滴具备了宇宙所有的属性和特征。人体随着四季变化,四季随着宇宙变化,宇宙又是随着人的心态在变化。宇宙的成、住、坏、空都是由人类来决定。
19、"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虽小,却能为你的人生积德;恶虽小,但也许会使你因此而丧命。"多行不义必自毙",不要因贪恋而作恶。处处为善,才能享受快乐、圆满的人生。
20、前尘往事,未来后世,都太过遥远,而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只有当下。
21、情绪不因环境的优劣而改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富亦欣然,穷亦无碍。
22、性起者,谓法界性全体起为一切诸法也。法相宗说真如一向凝然不变,故无性起义。此宗所说真性,湛然灵明,全体即用,故法尔常为万法,法尔常自寂然。……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全是性起,性外更无别法。所以诸佛与众生交彻,净土与秽土融通,法法皆彼此互收,尘尘悉包含世界。相即相入,无碍熔融,具十玄门,重重无尽,良由全是陆起也。…—依体起用,名为陛起。
23、逆顺之境是为自造业之果报,若于因地上觉知"至道无难,惟嫌拣择", 有何境界可阻我诱我?如何不拣择?且以深心谛观,好丑皆是因缘所生 法,因缘生灭无一实性可执,好丑即为空性。心若不妄生喜恶,好丑平 等无别,于此便能随心自在,作护法报佛恩。
24、"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三分心平气和""能屈能伸大丈夫"。退是为了 进,能退才能进。在无法获得期望的目标时,应当学会做退一步的考虑, 也许就会打造出另一片有为天地。
25、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拥有了让自己获得幸福的法宝,只是兜兜转转忙忙碌碌的生活让人无法静下心来体悟自己已有的财富,更多时候仍是像上了发条的机器盲目地追求着自己也不确定的目标。
26、长江澄澈印蟾华,满目清光未是家。借问渔舟何处去?夜深依旧宿芦花。——《从容录》
27、无常是苦,欲望是苦,身处安逸也是苦,只是人们只顾追求和享乐,而忘了一切事物背后都暗藏着无常的苦痛。
28、非见闻觉知,非持戒所得,亦非不见闻,非不持戒得。如是论悉舍,亦舍我我所,不取诸法相,加是可得道。《阿陀耆婆经》
29、祝福别人,就是造福自己。
30、我们都是作茧自缚的人,有人作利茧,有人作名茧,有人作 情茧,无论作那一种茧,到头来缚住的都是自己。我们不是圣人,更 无先知先觉,造化捉弄,难免作茧。死在茧中,还是破茧而出,则不 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选择不易做到更难,搜古索今,不曾见有几人 蝶化,唯一的蝶化还只发生在庄周梦中。
31、其实,人生于世,赤条条而来,离开时也不过两手空空。在生命的过程中,一切拥有都是暂时的,一切物都是身外物,没有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既然如此,就不应该执著于外物,也不应该被外物所役。超越外物,就是超越自我,无物就是无我。不拘于物,给生命—份从容,给自己一片坦然,心境才不会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
32、清除妄念的最好方法就是大量接受真诚、善良、宽容等良性信息,以 人的正念取代脑中的妄念与邪念,其他任何人为的强制方法都难以消除思 想中的妄念。
33、先学做人,人做好了,才有机会成佛。
34、佛教的悟是"觉"的意思,有三个层次:小乘的自觉,大乘的菩萨或者觉他,佛的自觉、觉他、觉满。小乘的自觉指个人破除了诸种烦恼,而不再在生死轮回之中接受苦报,从开悟修到彻悟;大乘的觉他指菩萨不仅自断烦恼,而且广度众生;佛的悟指断了烦恼、度了众生,自利利他圆满究竟。
35、以爱自我管理,用爱关怀他人。
36、平常心藏于每个人的本性之中,只是一些人的平常心被心中的"迷 雾"所遮挡,无法见"光"而已。那些有积极人生、快意生活的人,总能 将这颗本性的平常心挖掘出来,认真体会,好好感悟,故而他们生活得无 忧无虑。
37、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练习训练自己,专注地活在当下:一、安稳自在地走路,专注于每个步伐。二、停下来,深入观察内心和周围正在发生的事。三、转化过去的过失,转化对未来的焦虑和恐惧。
38、"不圆满"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和承认的事实,但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其实缺陷和不圆满也是一种美,太过一帆风顺、太过于完美,反而可能令我们感到腻烦、心生厌倦而不懂珍惜。
39、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贵人,礼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
40、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修炼人生,也就是改善思想与行为,提高素质和道德。人生的旅途上,在生活的点滴中,满怀爱心服务一切众生,让福德资粮更加增上圆满;觉悟宇宙生命的真理,让智慧资粮更加明亮观照。人生的修炼成功,就是成就;人生的道德圆满,就是成佛。
41、眼前依旧一片氤氲的仙气,流水潺潺,仙鹿漫步、灵鹤高飞,远处传来低低的呓语,恍若少女思念的倾诉,又如神人道破天机的禅语,如梦如幻,让人着迷。
42、前世,我是那汉水边迎风而立的女人,在苍苍蒹葭的摇曳间轻扬笔墨,依香而吟,静书着一份澄澈若水的禅心。
43、散光眼看弯钩月有重影,散乱的心看事物也必然重影不清。瞻前顾后,心念波动越大,弯钩月越是分离,乃至幻出第二月。活在当下,念念分明,世界也会变得清晰美好。
44、一个人希望被别人喜欢、敬重,必须先学会关爱别人。如果我们能真正地尊重别人、爱别人,就像不求报酬做善事终会有所回报一样,别人往往也会加倍地关心我们、爱护我们。这也是"福在积善"的道理所在。
45、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
46、社会需要爱,人人需要爱;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47、得失一向是第次交错的缠绕着,人间世事终难两全。收获的喜悦如清风欢乐的拂过心海,一时间荡起欢喜的涟漪,如春花绽放在眉宇间,却短暂的只一个转身的光阴,就已是落花成泥。纷繁中云水禅心消繁成简,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多彩的人生,亦是水墨简约的韵致。
48、生活的禅法,它必须是温暖与善良,宽阔与承担,走在每一个时代,找找与时代的契合,它更是对命运的一种体醒,消极时振作,悲观时期望,冷落时温暖,能照亮人生理念的方法,就是禅道。
49、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若念天堂,有爱便是天堂;若念地狱,人间处处即炼狱!
50、佛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就是说,布施是无条件的,以别人 的痛苦和需要为自己的痛苦和需要,这才是真正的布施。但是对于我们这 些平常人来说,要拥有佛家这样的境界,先要有正确的金钱观。
51、凡所施为,一切功德,行恩于人,不望现报,不望生报,不望后报,是名为舍。《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一
52、心灵的欲念,是引发人生最痛苦的因。
53、佛语有云: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是为人生七苦。
54、有智慧,能发挥勇猛的大爱。
55、没有缺憾,生活往往会变得单调乏味。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完美的本身就意味着缺憾,最辉煌的生命之旅也需要阴影陪衬。我们的生活剧本不可能完美,但是可以完整。当你感到缺憾,就意味着你体验到了人生五味,拥有了完整的生活体验。
56、有求有私,会受环境控制;无求无私,才能勇敢坚定。
57、我坐等你。我在立秋那天等你,我在七夕那天等你,我在白露那天等你。我等你的禅声,你的超度,你始终没来。露已白了,夜已凉了,秋已深了,风已冷了。你终于来了,如我期盼的那样。带着你的薄凉,带着你的潇潇,带着你的拂尘,带着你的经文。我此生就为你而来,为等一场秋雨而来。你来了,我的心事便化了。我腹中咕咕,你也自我的体内而来,自我的眼中而来。你也自天上而来,自天堂而来。天地间有你,我胸中有你,你来化我,我便是你。我是这秋雨,是这连绵不绝的秋雨。
58、在生活中也是一样,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的力量, 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 么都没失去,而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那就是雪中送炭,就是支持,就是 宽慰。
59、途有扫地僧,殿供佛光影。问故何去来,却答不知情。此中有禅意,修行可千年。芸芸乃众生,踽踽自独行。
60、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维摩经》卷上,方便品
61、遍于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世俗菩提心;超越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是佛教的唯一真理。世俗菩提心,是利他的角度而说,犹如美丽的花朵,给众生带来快乐;胜义菩提心,是自利的角度而言,仿佛丰满的果实,自己成就圆满。
62、世上最永恒绵长的是岁月,最经不起消耗的是瞬息即逝的时 光。岁月来自时光的叠加,岁月的厚度;决定于时光的厚度,岁月的 宽度,决定于时光的宽度;岁月的浓度,决定于时光的浓度。时光的 厚薄、宽窄和浓淡,掌握在消耗它的生命手中,时光的状态取决于生 命状态。拥有生命便拥有对时光岁月的责任。
63、很多佛友问念佛去西方,西方到底在哪里呢,是不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这里说的西方,不在东南西北,而在心底。不必疑惑,只管念去,了了分明,当下即是。
64、不要害怕旅程孤单,一路走来会经历很多的遇见,虽然落脚点不一定在同一个驿站,但一路的相陪,就是最美的感言。不为错落悲凉,世上行人万万千,能够遇见就是一份缘,只要珍惜了,没有拥有也不必伤感。生命需要释怀,只要用心去珍重生活的每一天,走好沿途的每一段旅程,不虚度,不沉溺,自会有那一束馨香为自己独守着清欢。
65、如果只是相遇,而不能相守,人生最好不相见。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有些机会,因瞬间犹豫,擦肩而过;有些缘分,因一时任性,指间滑落;有些感情,因一时冲动,遗憾终生;凡事好好珍惜莫轻易言弃,愿体味幸福完美人生。
66、禅师在寺院空地上洒了些蜜,许多苍蝇赶来,因舍不得走被蜜粘住了脚,再也飞不起来,禅师诫谕: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67、心不可传,以契为传。心不可见,以无为见,契亦无契,无亦无无。
68、身边每一处美景,时刻都充满着期待,将心窗打开,让阳光进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现在与未来,这世界就会充满爱。或许,岁月留给我们的是沧桑,而生命,给予我们最多的,还是感动。感动着每一次花开,疼惜着每一次花落。我们要做的,就是活在当下,好好地去珍惜,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生活。
69、谁都拥有梦想,或大或小,或远或近。实现梦想的路有千万条,或坎坷或平坦,或复杂或简单。也许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也许那会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也许我们会感觉自己是一只疲惫的大雁,只能不停地扇动着翅膀向前飞翔,望天也迷茫,望水也迷茫,但是我们从未改变过自己的初衷,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向往,总是快乐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在生命的最后,我们回首曾经的旅程,会发现原来生命的旅途早已是一路芬芳。
70、简简单单生活,平平淡淡快乐,轻轻松松地过好每一天。
71、忌妒会让我们很不快乐,并且阻止我们在心灵上的进步。如果忌妒是以攻击的形式表现出来,那还会让别人受到伤害,这是一种非常负面的情绪。
72、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73、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种子,我们的心就像一个花园,各种各样的种子在里面播种,我想什么就会种什么,我种什么就会有什么,或者杂草丛生,或者是鲜花满园。
74、您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您,您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75、在修行生活当中,读诵佛经要常自思惟,思惟是为了训练我们善用其心。我们虽然达不到圣者的思惟、佛陀的思惟,但必须要开始学着思惟,就是要好好地来用这颗心,慢慢地从善用其心当中,来一点一点获得胜妙功德。
76、看到好的东西就想得到,甚至寝食难安,这是我们的贪心在作怪;碰到自己不愿看到的人,心里就会忐忑不安、躲着走,这是因为心里有愧。
77、生活中快乐的感觉和快乐的境遇,是无常的、不永恒的、迟早要改变的。它改变的时候,就产生了痛苦、苦恼、不乐;这种变迁都包括在变易的苦中。
78、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79、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80、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
81、佛曰: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而已。
82、修道如栽田,谷子变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饭。佛性如种子,众生本性与佛无异,自心是佛,故曰佛性,这种子和秧稻米饭相隔很远。不要以为很远,就不相信这种子会成饭。成佛所以要先有信心,即把种子放在田里,等它发芽变秧,这时间又怕焦芽败种,错过时光,就是说修行要学大乘,勿误入小乘耽误前途。插了秧以后要锄草,等于修道要除习气毛病,把七情六欲,十缠十使,三毒十恶,一切无明烦恼都除净,智种灵苗,就顺利长成,以至结果。
83、宁静求自内心,勿向外寻求!
84、心是无形无相的我,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可以周遍宇宙。
85、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86、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87、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88、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维,绝非常存者。
【佛语的语录】相关文章:
有关佛语的语录65条04-12
【实用】佛语的语录46条07-04
实用的佛语的语录合集39条03-14
【热门】佛语的语录合集100条06-09
【推荐】2024年佛语的语录75句09-29
【热门】2024年佛语的语录30句07-03
2024年精选佛语的语录锦集75句08-05
2024年简短的佛语的语录汇总69句03-02
【实用】2024年佛语的语录大合集80句03-01
心情的语录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