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地接受事实,自己就会得到平静。坦然地去接受外在,去克服愤怒。以爱去克服不满和怨恨。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佛语的语录80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恶习应及时戒除;忍一时辛苦,能得一世幸福。
2、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
3、要活得舒心,活得快乐,活得潇洒,就要学会知足,学会随遇而安。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快乐,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很多时候,我们不缺方法,缺的是一往无前的决心和魄力。不要在事情开始的时候畏首畏尾,不要在事情进行的时候瞻前顾后,唯有如此,一切才皆有可能。
4、让你成熟的,是经历与磨难。让你幸福的,是宽容与博爱。让你心安的,是理解与信任。抛弃了不必要的包袱,生活才会更美好。人生如此短暂,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的生活呐。有太多的事情要你去做,有很重要的人等着你去珍惜。不要回头看,前面的世界更精彩。
5、人可以欺骗世界,但人永远不能欺骗自己。可能人都是这样,你越是想证明自己的时候就越会失去自我。所以,坦坦荡荡地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人,就是够了。
6、人生要有正确的目标,而且要经得起磨练。千万不要因为经济压力就想不开,只要努力,生活一定可以过下去,绝对不至于饿死。若为了感情问题轻生,那就更没价值了,生命不一定要依靠某个人才能活。对待人生的苦境,以毅力、智慧去处理,这样人生才不会有遗憾;有心改变、用心突破,就不难。
7、生活不是不轻松,而是看不淡;在人生的道路上摸索时,我们会发现,人生这条路有时满地荆棘,在我们经过时会弄得满身伤痕;而有时却是鲜花和掌声,让我们心花怒放。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印下了一个个脚印,我们也慢慢的成长。
8、人,这一生,如果事事都要记住的话,那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忘却。懂得忘却之人是最明智之人,他们追求的是未来,而不是过去。善忘,是一种人生佳境,秋去春来,花谢花开。
9、一味接受的人生是贫穷的因果,经常喜舍的人生是富贵的因果。(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10、宽容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处世经验和待人艺术。要想学会宽容,就应该多吸收"营养"。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与人相处,只要学会了宽容,生活中就会少一些不必要的猜疑和争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和谐。宽容就像一缕阳光,照亮自己阴暗处的同时,也照亮了他人心灵的角落。宽容待人,宽容成事,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成功人士成功的重要法则之一。
11、悲心与空性,为成佛要伴。通达空性为见,见净为定,悲空不二为戒。(古印度)阿底峡
12、智与慧,其实是两个词:急中生智,定静生慧。智是一种能力,慧是一种境界;智是在做加法,慧是在做减法;智是知道如何进,慧是懂得怎么退;智者拿得起,慧者放得下。拿得起是本事,放得下才是自在。
13、讽诵经时,当愿众生,顺佛所说,总持不忘。谛观佛时,当愿众生,皆如普贤,端正严好。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华严经》卷十四,净行品
14、我们在处事时,切不可半途起心动念,也不要投机取巧,那是很危险的 行径。而且,"待人要退一步,爱人要宽一寸"。若能够时时宽心待人,凡事都能让一步,在人生道路上就可以过得很快乐、自在!
15、我干自己的小事去啦,大事就留给那些干大事的人好了。
16、生命就是呼吸,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无论如何尝试,你都无法逃避 人生,只要你活着,不管是在城市或在山林,你都必须面对它。
17、佛陀曾经说:"诸佛无法用水洗掉众生的罪业,无法用手取掉众生的痛苦,也无法把自己的觉悟移植给别人,只是指明正确的真理,才能令人获得解脱。"如果我们想要清净罪业、远离痛苦、证得觉悟以及获得解脱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依靠佛教的真理。
18、其实,生命有隔阴之迷,意即换了身体就不知过去一切,故千古以来, 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生命的形相虽千差万别,而生命 的理性则一切平等,佛教的缘起性空、三法印、业识、因果等的义理能通达 明白,则生从何来?死去何处?即使不问也可以知道了。
19、成就一切智,入于深法海。
20、佛陀曾说过:"我接受凡世人与我争论,我不与凡世人争论。"这两句里充分呈现了佛陀的大爱和我们凡世人的愚昧无知。佛陀就像慈母,我们凡世人就像得自闭症的小孩。慈母包容患白闭症孩子的缺陷,却从不会给予孩子任何埋怨。
21、就就业业学问,潇潇洒洒人生。
22、人生困难重重,有心就不难。
23、佛陀告诉我们,轮回的一切系列过患、无穷无尽的痛苦,皆是从无明开始,因无明引发。正如第j三世大宝法王在《了义大手印》中所说:"从本未有白现迷为境,由无明故执自明为我,由二执故流转于诸有,愿断无明迷乱之根源。"
24、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坛经·般若第二》
25、对己知足,对人无争,人与人之间以善善念、善行互动,自然平安自在。
26、应观四念处:所谓无身住处,无受住处,无心住处,无法住处,无住处建立处,是名念处。
27、知足者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28、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29、内外身心一切俱舍,犹如虚空无所取着,然后随方应物,能所皆忘,是为大舍。《黄檗传心法要》
30、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烦恼,是因为我们自己陷入别人给我们 的评论之中,别人的语气、眼神、手势,都可能搅扰我们的心,使我们整 天沉迷在白云式的愁烦中不得解脱,白白损失了做个自由快乐人的权利。
31、常怀平淡之心的人,待人处世宽严相济,方圆得体,厚德载物,雅量 过人,心中有春风杨柳之随和,胸中经天行地之豁达。
32、两块不相干的石头,各自被岁月雕琢千年。一千年的沧桑打 磨,一千年的雷霆淬火,一千年的静默守候,一千年的孤芳自赏。是 什么样的奇缘,让两块不相干的石头邂逅,相互展露、彼此领略各自 不同的风骚?世上多少不相干的人也是如此,因为一次相遇成就一生 传奇。大干众生,相遇是缘,请君惜缘。
33、世界上有很多事都可以想办法去弥补,然而,错过行孝的机会则永远 也无法弥补,只能空留遗憾,追悔不已。有些人在父母生前不好好照顾, 却在老人去世后大操大办,礼仪周全,甚至铺张浪费,试问,这又有何意 义呢?
34、如果说劳动是一种幸福,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恐怕是嗤之以鼻吧:"劳动多累啊,我就喜欢待着,有吃有喝,不用工作,每天什么都不干,那才幸福呢。"人们大都喜欢闲适安逸,不喜欢劳累。然而,也有许多会在不需要劳动的时候怀念劳动。
35、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
36、任何经验和智慧,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教会的,既不能照搬也不要当成包袱背。在任何时候,都要开动脑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早安!
37、法喜是天下最大的喜,是人心灵最大的享受。
38、佛言:若有菩萨以胜意乐,能于我所起于父想,彼人当得入如来数,如我无异。
39、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二十
40、具有上品之信心者,会得到三宝之上等的悲悯与加持;具有中品之信心者,会得到三宝之中等的悲悯与加持;具有下品之信心者,会得到三宝之下等的悲悯与加持;根本没有信心之人,得不到三宝之丝毫的悲悯与加持。
41、无论外界怎样,我们都应该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浮躁,只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生活,才能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为每一个目标做好充足的准备,耐心做好每一阶段的事,最终获得成功。
42、又说:"知足的人,虽卧地上,犹如天堂;不知足的人,虽处天堂,亦如地狱。"我们可以从佛陀的弟子大迦叶冢间修行,从孔子的门人颜回居陋巷,得到证明。从这些道理来看,苦就是由于多欲而来,多欲就是苦的根源。
43、人人都有佛性,禅心无不相通,悟者与天地与自然与了悟的人都浑融于那潜在的大与谐中。不被认识的陌生人便只有彼此的隔离、闭塞了。
44、只会创造的人或只会享受的人,都不是健全的正常的生活。既懂创造、又懂享受,自食其力,不损人利己,也不损己利人。这样的人虽然平淡,却拥有平淡中的快乐。可以说,这样的人才是最完美的人。
45、信佛者必须学佛,学佛必须效法菩萨精神,"菩萨心中没有自我成就的企图,只有成全众生的悲愿",所以菩萨能够承担起人生百味,在人需要的时候适时地出现,救苍生于水火之中。
46、布施并不只是送施财物,而是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欲;持戒并不只是断恶行善,而是能生起对轮回的出离;忍辱并不只是压抑愤怒,而是能调伏内心的嗔恨;精进并不只是努力修法,而是能时时刻刻保持法喜;禅定并不只是得到平静,而是能安住于本然的自觉;智慧并不只是通达经典,而是彻底觉悟心的本性。
47、行正道、走正门,以外在行动表现内心正念。
48、倒是人心总是纷乱复杂,起伏不定,愚痴的人总想改变什么,智慧的人能够顺其自然。
49、眼界有多阔,你的思想就有多深邃。世人各有你不具备的长 处,眼界宽了,老师就多,你收获的启迪就越多。一个人的成就,需 要很多人的添砖加瓦促成。如果时时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拓展外部 世界,你的行止、德行、格调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持续的提升。谦 卑是最大的自信,谦卑是最高明的美德。
50、人生什么最有价值?就是爱。把牺牲当作享受,能够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很快乐,而且活得有意义。
51、见有德人,应赞不赞,见他赞叹不生欢喜,是慢业。
52、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成功和挫折几乎都会交替出现,但命运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味自我惩罚、自我折磨永远与成功无缘。人生事业成败的关键,不在命运,而在于你能正视失败,敢于跨越人生的败点。
53、"温室里的花见不得风雨,不经锻炼的翅膀飞不上天空。"学会承受挫折,我们才会有蜕变的美丽;接受挫折的考验,我们才能完成升华的转变,而没有挫折的生命也是禁不住一点风吹雨打的,更无须去说狂风暴雨了。
54、佛说,你生气,是因为自己不够大度;你郁闷,是因为自己不够豁达;你焦虑,是因为自己不够从容;你悲伤,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强。
55、过得好时要助人为乐;过得一般时要知足常乐;处于逆境时要学会自得其乐。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因为不值得;不要拿自己的错误去惩罚别人,因为当你伤害别人时,自己也会再受到伤害;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谁能无过,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认真找出原因,吸取教训,改了就好!
56、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如果要较量,就和自己的内心较量。用坚强战胜懦弱,用包容战胜计较,用坦然战胜胆怯,用宽容战胜狭隘,用智慧战胜愚痴,用真诚战胜虚伪,用冷静战胜愤怒,用从容战胜浮躁,用微笑战胜悲观。只有超越了自己,你才是真正的强者。
57、苦是生活的原味,累是人生的本质。你走得再远,站得再高,得到的再多,都脱离不了苦与累的纠缠。人生就是一种承受,一种压力,让我们在负重中前行,在逼迫中奋进。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要学会支撑自己,失败时给自己多一些激励,孤独时给自己多一些温暖,努力让自己的心灵轻快些,让自己的精神轻盈些。
58、幸福是一种态度,它没有一定的方向,也没有不变的格言,它在自己的感觉里,它在自己的意念中,它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如果你感觉生活是美好的,那你就是幸福的;如果你感觉自己是快乐的,那你也是幸福的。
59、又来人间走一遭,生活在繁杂的社会,可能有人对你的所作所为不理解或者有很多误会,你也可能会给他人造成伤害。我们本就是一介凡夫,还达不到应有的圆融,考虑问题还不够周全,说声"对不起",一句道歉的话语,就会平抑不应有的矛盾,化解很多的积怨。何乐而不为?
60、生命如同一朵花,花开总有花落时。既然人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快乐是一辈子,痛苦也是一辈子,为什么我们不活得更快乐一点呢?
61、生活中与他人之间的不快和误解,生活中的不幸和悲伤……让所有的烦恼都在海水涨潮的时候随着潮水的逝去而消失;用心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每次帮助,把心中的感激和彼此之间的快乐和友谊刻在石头上,让它能和石头一样不朽。
62、恨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
63、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64、把握好每一个念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便是最好的表现;希望你生命的每一刻都能自在吉祥!
65、生活如水,人生似茶,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时间久了,也就淡了。也许是棱角平了,或许是成熟稳重了,脚步越来越踏实,日子越来越平淡。人生步入另外一种境界——淡然。得与失,成和败,聚或散,安然地接受一切不好。淡然,是人生的一种成长。
66、为什么现在总烦恼呢?因为佛法没有融进生命。如果融进了生命,就能产生支撑的力量。融进一点儿,支撑一点儿。
67、佛的整个教义都以此为目的;他的说法,从来不是仅为了满足求知的好奇。
68、人的投生,起首由于淫欲,及至出生后,就以财为主。广慧和尚劝人疏于财利,谓:"一切罪业,皆由财宝所生。"所以五欲第一个字就是财。人有了钱财,才有衣食住,才想女色,娶妻妾。人若无财,什么事都办不成,可见财的厉害了。
69、我们大部分的生命都浪费在文字语言的捉摸上。
70、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情识霜雪,销烁无余。
71、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72、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73、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他人的大恩。
74、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他人的。
75、离妄想颠倒无真如佛性。离贪嗔邪见,无菩提涅槃。
76、所谓看开人生,决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时去做;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什么都知足。
77、非裸行结发,非涂泥绝食,卧地自尘身,非以蹲踞(住),不断疑惑者,能令得清净。以惭自禁者,世间所罕有,彼善避羞辱,如良马避鞭。
78、假使干草积同须弥,投火于中,如芥子许,必皆烧尽。何以故?火能烧故。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必能烧尽一切烦恼。——《华严经》
79、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一个人的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咱们一起把内心中的局限修正过来,达到无量,无限,圆满无碍的境界。
80、命由己造,相(相貌)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语的语录】相关文章:
经典人生的语录06-09
职场的语录06-12
人生的语录06-13
心情的语录05-29
温馨的爱情语录03-17
简短的职场的语录03-14
人生经典的哲理语录03-10
玉兔经典语录03-17
兔子的经典语录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