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保暖注意6事项
1.室内环境要保持温暖、湿润、清新。坐月子的重点是要保暖。室内温度以20℃~25℃为宜,切忌忽高忽低。在没有暖气的南方,可以采用空调和电暖气等设备来保持室内温度;而对于气候干燥的北方来说,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室内湿度以55%~65%为宜。
2.新妈妈衣裤要宽松、舒适--天气寒冷,新妈妈哺乳、照顾婴儿更易畏寒。由于妊娠期体内积蓄的一部分液体要排出,出汗较多,汗渍污垢会弄脏衣物,所以应经常洗澡及勤洗勤换内衣,以保持皮肤清洁
3.新妈妈淋浴时水温要适宜,同时注意防风。产后洗澡能解除分娩疲劳、舒缓精神,而且还能保持身体清洁卫生,减少发病。但坐月子的新妈妈,最好在生产1周以后再洗澡。洗澡时,特别要注意水温适宜,严防风、寒乘虚而入。冬天沐浴,必须密室避风,浴室宜暖和,可提前开启浴霸等浴室取暖设备,将室内温度调整至20℃后再进入。
4.新妈妈被子要薄一点,床不要太软--外面寒风刺骨,屋里却是暖洋洋的,所以我们除了做好定时通风外,还要注意被褥不要过厚,即使冬天被子也应比怀孕后期薄一些。应选用棉质或麻质等轻柔透气的产品。
每1~2周换洗、曝晒一次。
5.营养要均衡,果蔬不可少--坐月子应吃些营养高、热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多喝水,以促使身体迅速恢复及保证乳量充足。产后多虚多瘀,应禁食生冷、寒凉之品。生冷多伤胃,寒凉则血凝,恶露不下,会引起产后腹痛、身痛等诸多疾病。
6.坐月子也须劳逸结合--新妈妈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各种器官要回复原位,子宫要排除恶露,因此,产后需要适当的运动。活动能使人的气血流通,使五脏六腑功能旺盛。卧床过久,会导致倦怠乏力,不利于淤血的排出。
科学坐月子须知6大要点
1.坐月子切忌盲目闭门闭窗,可开窗通风
A:产后风,又叫“月子病”。如果有亲朋好友登门探访道贺,家里客人多,空气流通不好,也很容易使产妇感染疾病。及时的通风换气,保证家中空气的清新,对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还是很重要的。但是产妇对气温的变化比较敏感,这时注意保暖是应该的,但也不该盲目地闭门闭窗。所以没有必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如果住房条件比较宽畅,每天早晨开窗通风30分钟,保证充分的空气对流和充足的光照。只要母婴不置身于对流风中,不直接对着风吹,通风时适当保暖,不会得“产后风”。
2.坐月子洗澡不适宜盆浴,最好淋浴
A:尽量避免盆浴,因为月子里有恶露,在盆浴时可能引起恶露排出异常,严重引起逆行感染,引起其他疾病,所以尽量避免盆浴,若体虚,可以家里人帮助淋浴。
3.坐月子可刷牙,但应用温水
A:经常有些老人告诫孕妇做“月子”时千万别漱口刷牙,否则以后牙齿会受“惊”。在农村,这种说法更为流行。其实,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实际上,产妇更应该注意刷牙、漱口,保持口腔卫生。产妇刚生产后可能感到疲乏,此时可用盐水、温茶水等漱口。
一旦体力初步恢复,能够下床活动后,应尽早恢复刷牙,清除口腔的污物。但要注意,刷牙时应用温水,不要使用凉水,牙刷要选用软毛牙刷以免损伤牙龈。
4.坐月子期间最好不要睡软床
研究表明,女性从怀孕到分娩后3~5个月,会分泌一种具有松弛生殖器官各种韧带与关节作用的激素,有利于韧带松弛并顺利分娩。由于这种作用,产后骨盆的完整性、稳固性都较差,整个骨盆趋于“松软”。当睡在太软的床上时,左右活动都有一定阻力,翻身坐起也不会很利索。如欲急速起床或翻身,产妇就必须格外用力,容易发生耻骨分离,导致骨盆损伤。
所以,刚分娩的女性,最好睡一段时间的硬床,等身体复原后再睡软床。
5.坐月子期间避免提重物
A:在怀孕时因为体内的激素变化关系,会使骨盆腔的结构松弛,而且分娩时如果是阴道分娩,多少会造成骨盆底部的肌肉韧带的损伤,如果坐月子时未好好的休息,又提重物(如:抬桌椅、提水桶、搬书堆等)或是长时间蹲踞,则可能会使韧带的恢复力受损、或是造成日后的潜在伤害,如,尿失禁、骨盆松弛、子宫脱垂等后遗症;建议在产后第14天开始,做些如阴道肌肉收缩运动,协助阴道肌肉收缩、预防子宫、膀胱、阴道下垂。
如果条件允许的化,也可以产后到医院检查一下盆底肌肉恢复的情况,或者进行一下治疗,这样尽量避免以后老年后患尿失禁以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科学坐月子的6大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坐月子注意事项12-14
冬天坐月子注意事项11-28
秋天坐月子注意事项11-30
坐月子饮食注意事项12-13
坐月子可以洗头吗 坐月子洗头的注意事项10-05
坐月子看电视的注意事项12-08
高龄产妇坐月子注意事项10-27
初夏坐月子的10个注意事项11-12
剖腹产坐月子注意事项!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