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富养,人们常说,父亲是孩子人生路上最坚实的大树,虽然不是无时无刻的陪伴,但是只要孩子需要,不论何时回头,父亲永远在你身后。现在分享爸爸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富养。
爸爸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富养1
01对孩子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
研究表明,爸爸积极地加入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助于孩子对男性和女性角色的理解。3~6岁是孩子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会从妈妈身上对女性有一个认知,从爸爸身上对男性有一个认知。如果爸爸缺席孩子的早期教育,就会影响孩子内在性别角色的形成。缺少爸爸陪伴的男孩易趋向女性化,缺少爸爸陪伴也会影响女孩的女性角色形成。
02对孩子人格养成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中,爸爸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男性特征,如独立性、进取心、合作性、自信心等,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也会有意无意地从爸爸身上得到刚毅、果敢、不屈不挠、敢于挑战的品质。这与孩子从妈妈身上得到的关爱他人、同情心、善良、温柔等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完善孩子的人格。
03对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美国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位尽责的爸爸对孩子的培养,要比妈妈对孩子的照顾高25%~30%的正面效应。由爸爸培养大的孩子,其智商要比妈妈培养大的孩子平均高出7分。这主要是由于爸爸与妈妈在性别、性格、心理、能力上有差异,孩子从爸爸和妈妈身上得到的认知也是截然不同的。
从妈妈身上,孩子可以更多地学习到语言,物品的名称、用途与使用方法等日常生活知识;而从爸爸身上,孩子可以学习到更全面、丰富的知识,并且能通过动手,如修理玩具、使用各种工具等,有效激发孩子的兴趣、想象力与探索欲。
04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
研究表明,与爸爸接触少的孩子,其身高、体重、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都要相对落后一些,出现焦虑、缺乏自尊心、自控力较差等情感障碍的几率更大。严重的还可能会表现出忧郁、多动、依赖性强等特征,这些症状被心理学家称为“缺少父爱综合征”。如果孩子患上了"缺少父爱综合征",对他以后升学、就业、建立家庭都有很大的'影响。
纵然爸爸对孩子成长影响如此之大,但现实却是爸爸参与育儿的现状并不乐观。中国婚姻家庭教育协会2019年发起的一项针对家庭亲子关系的调查显示,在近2000名被调查者中,60.7%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仅有13%认为“父教并不缺失”。在回答“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教育责任"时,46.9%选择了母亲,28.7%表示"父母均担”,仅有13.2%表示是父亲。
有的爸爸说,生活不易,我们在外面打拼,不也是为了孩子吗?父亲们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虽然没办法跟孩子朝夕相处,但他们对孩子的爱毫不逊于妈妈对孩子的爱。
可是,有时候我们要在“忙碌”和“陪伴”之间做些取舍,因为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可能会让你遗憾终生!比如,我们可以适当地推掉一下无关紧要的聚会,抽些时间陪孩子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到了家,把手机放下,陪孩子读读书;创造机会,参加孩子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
爸爸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富养2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快乐的源泉
近日,一张7岁女孩在菜市场的案板下上网课的照片,刷屏了微博和朋友圈。
“案板女孩”名叫柯恩雅,父母在湖北五峰经营一家卤菜老店。
“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希望”成为励志金句,各个媒体争相报道,更有好心网友要张罗给小柯捐款。
躲在菜市场读书的女儿意外爆红后,小柯的妈妈却出来道歉:感谢大家的关注,没想到会这么多人关注;感谢网友的热心,不过我们压根没想过接收捐款,其实很多地方都比我们困难;感谢媒体的来电,希望大家能给我留点时间,因为要搞孩子作业。
小柯妈妈600余字的微博言辞真挚、不卑不亢。
他们“不缺钱”,只缺陪孩子的时间。
有些网友质疑:菜市场环境多差呀,父母怎么能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
在网友们唏嘘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学习环境差时,小柯妈妈也觉得心有愧疚,表示能力有限,不然孩子不用这么苦。
然而,当有人问小柯:“这个小书房你觉得怎么样?”
小柯快乐地回答:“很好,可以天天在这里,还可以陪着妈妈。”
她一脸灿烂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答案。
人世百态本就是有人在高山,有人在低谷。若不是生活所迫,哪位父母不想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孩子的成长是一条河流,承载着父母与孩子的情感流动。不是说为了未来的幸福,现在的分离就没关系。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的陪伴就是孩子快乐的源泉。
“放下砖头养不起你”是一种无奈,“再难已然要牵着你的手”是一种选择。父母力所能及地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不缺席孩子的成长,最好的富养。
父母的好情绪,是孩子安全感的根基
女儿是个高敏感度的孩子。
有次我与老公因为生活琐事争吵,两人互不相让,情绪都很激动。
老公忽然愣住了。一回头,我才发现,身后的女儿蹲在墙角,蜷缩着身体,捂着耳朵。她抬起头来一脸惊恐地哭着说:“爸爸妈妈,你们别吵了!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我冷冷地对她说:“不关你的事。不用担心!”
女儿的眼神更纠结了,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有时候,我们觉得他们是孩子,没有站在平等的位置与之对话;我们自认为并没有冲孩子发火,或者说的明明就是正向的语言。
殊不知,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他们都是从父母的眼神、语气、气场中感受自己存在的意义,揣度自己是否被爱。
孩子是最容易“自我归因”的,父母的情绪不好,他们往往会认为与自己有关,进而心生恐惧和愧疚,害怕被抛弃,失去安全感。
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里,有一位职场妈妈,花大价钱把孩子送进名校接受更好的教育,给孩子最好的'吃穿用度,平时下班就在家里陪孩子写作业。百分百财力投入+时间陪伴,堪称“模范妈妈”的典范。
然而孩子却并没有安全感,常常觉得无所适从。因为这位妈妈一直处于负面情绪之中,她把自己的幸福全部放在别人身上。
每当她对老公不满意,对孩子不满意时,就会要求老公和孩子改变,如果老公和孩子达不到她的期望,她就会很痛苦。
父母的痛苦情绪,像弥散在家庭中的毒气,不知不觉间侵入孩子的身体。
富养孩子的前提是富养自己,父母对自己好一点,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养出自己的好情绪,才能感染到孩子。
父母就像大树的根,孩子是树上的果子,父母的好情绪,是孩子安全感的根基。
就像我女儿看到我和老公重归于好、有说有笑的样子,感叹的那句:“爸爸妈妈笑了,这才是我温暖的家。”
父母的赞许,是孩子自信心的翅膀
中国很多父母崇尚“打压式”教育,美其名曰“反向激励”,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一种激励。
不知你小的时候有过类似的经历:
你考了99分,父母马上说:怎么没考100分?
你考了100分,父母又说:你数学考了100分,那语文怎么没考满分?
你唱歌唱得好,父母却说:你看隔壁小红,舞跳得多好!
有些父母就是喜欢挑孩子的毛病,孩子做对一件事儿,马上打压,生怕孩子翘尾巴,以此“鼓励”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
有句话说得好:孩子慢慢会长成父母嘴里的样子。
父母长期的打压、否定、讽刺式的反向激励,会令孩子形成一种信念:我不好,我做不到。久而久之,内化为自我价值感降低,失去自信心。
反向激励带来的不是鼓励,而是打击。
俞敏洪曾多次在采访中提到: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从小就鼓励自己多阅读,虽然自己两次落榜北大,但母亲从未劝她放弃,而是鼓励他勇敢追逐梦想,支持他再次考北大的决定。
他母亲是农民,没有什么文化,但却养育出了北大学子、商业领袖,这与她的鼓励式教育分不开。
你跟孩子说什么话,决定着他会变成什么人。良言一句三冬暖,赞许、认可和正面反馈才能帮助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
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鼓励的、赞许的话,孩子就会变得自信,其内驱力会蓬勃生长,敢于发展自我。
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贬低的、打击的话,其生命力会逐渐走向枯萎,孩子会变得畏手畏脚,不敢探索世界。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多关注孩子的闪光点,正向鼓励,多加赞许,才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正确打开方式。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富养孩子,经济是一方面。我们更要明白的是,钱买不了一切,尤其买不来亲密的亲子关系。
丹·阿兰德在《养儿育女中长大》一书中提到:“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高贵、最令人欣然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之相比。”
而良好亲子关系,是富养孩子的肥沃土壤,关系顺了,一切都顺了。
【爸爸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富养】相关文章:
爸爸陪伴孩子比妈妈陪伴孩子的好处05-19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教育04-16
为什么爸爸陪伴的孩子更聪明些05-19
一看就是富养出来的女生04-22
正确陪伴孩子的方式04-08
陪伴对孩子成长的意义05-06
高效率陪伴孩子03-14
亲子陪伴对孩子成长的意义04-11
陪伴孩子温馨句子简短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