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座谈会,围绕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中有关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畅谈学习体会。目前,家庭结构畸形、家庭功能弱化、家庭教育薄弱、家庭精神迷失等问题值得警惕。与会学者呼吁,全社会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价值、规律和功能,不能把家庭教育当作学校教育的依附。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应该多一些“专业化父母”。
所谓专业化父母,是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观念的更新,孩子们个性意识的增强,今天的家庭教育,早已不是“训斥加严厉”的“家长作风时代”了,而进入了平等、民主、开放、开明、互动等“共同成长时代”,家长必须站在信息发展、教育观念的前沿,给孩子提供科学、健康、准专业化、循循善诱而又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和陪伴,正像著名心理学者王人平所言,“育人就是育己”。
用言行“身教”孩子,用耐心唤醒孩子,用专业化技巧说服孩子,在这种温馨、平等的专业化的环境中,孩子的情感需要、心理需要、人格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其个性、人格、想象力、创造力、情感、意志、价值观,才能得到健康成长。
比如面对孩子的缺点,最科学的教育方法绝对不是象父母对待我们那样,一味训斥和否定,打碎孩子最后的自信力,而是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再准确指出不足,和孩子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家长们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用欣赏代替指责,这就是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只要家长们认识到家教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教育技巧,愿意、敢于否定潜意识中的陈旧观念和模式,让自我得到成长,得到专业化的进步并不难,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教育著作已经为家长成长,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
遗憾的是,尽管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到了苏醒,仍有不少家长,或是受到太多的功利约束,或是童年的负面影响太深,教育行为中仍有太多的强势和“控意识”,用粗暴代理协商,用居高临下代替平起平坐,用唯我独尊代替专业科学化,因为缺乏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孩子的成绩提高了,“心”的发展却伤痕累累,一些孩子甚至成了心理疾病多发群体,不少家长代际关系、亲子关系,非常紧张,不健康的观念,造成了“残缺不全的教育次品”,给孩子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创伤。
重视家庭教育无疑在提醒我们,要想取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家长必须先要有高瞻远瞩的自我成长意识,发自内心的愿意成为科学化、专业化的“高明家长”,用“有技巧的爱”代替“懵懵懂懂的爱”,用“专业化的教育能力”取代“跟着感觉走的教育模式”,正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所言,“好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为孩子提供更多和谐和快乐的成长环境、理念支撑。
【家庭教育呼唤“专业化父母”】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要重视教育父母03-30
父母应成为家庭教育的主导04-19
父母怎么对孩子开展家庭教育04-10
家庭教育中父母有哪些职责?03-20
父母怎么对孩子做好家庭教育04-10
家庭教育中父母犯下的那些错误04-16
成功的家庭教育与父母的说话语气有关03-07
80后父母家庭教育问题多08-29
家庭教育中父母起到重要作用04-05